本頁內容由 Google 翻譯提供,僅供參考,請以原始中文為準。
:::

評鑑雙月刊電子報第112期_2024高教品保論壇:從大學校務評鑑談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

發布單位: 綜合企劃組

【評鑑雙月刊電子報第112期】

 

2024高教品保論壇:從大學校務評鑑談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

文/許嘉寶.高教評鑑中心助理研究員

 

教師為學校核心,透過法規及評鑑保障教學品質與專業發展

教師為學校核心,教師的素質以及組成,代表著學校的品牌,而教育的目標是藉由教師的教學活動來達成。因此,如何發展課程,攬才與留才是學校的重要任務,而外部則透過政策法規與評鑑,來保障教師的教學品質與專業發展。

  • 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支持
  • 學校師資專業與質量問題
  • 學校校務行政與開課問題

 

學生的量變引發學校的質變

2019年到2028年的估算為例,因為少子女化的緣故,大學入學的人數將從24萬變成16萬。可以想見,若在學校校數不變,教師人數不變,學校招生額度也不變,但是學生人數逐年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,大學將面臨巨大的挑戰。

 

化危機為轉機,由三個面相因應少子女化對於高等教育帶來的衝擊

  • 政策面:開拓新的生源領域非常重要,為維持優質的高教體系,以及針對產業需求,政府可制定政策、引進僑外生以補足各類人才。
  • 校務面:可透過活化、經營校產及擴展財務收益方式,追求卓越及永續發展。
  • 教師教學面:面對少子女化而產生就讀學生特質的改變,因材施教是關鍵。

 

評鑑是提升高教品質的工具,協助大學渡過高教調整期

評鑑是一個工具,如同健康體檢,透過訪視、深入觀察,對於資源條件不同、任務目標不同的學校,品保機構可適時提出建議提醒學校,維持教學品質,協助大學渡過高教調整期。

 

全文檢視:https://www.heeact.edu.tw/1151/1165/43078/43087/58628/60018/

 

本期電子報相關內容如下:

教育部長鄭英耀:談大學因材施教 打造國際競爭力 透過品保發展特色

瀏覽數: